贤达学院考入上海理工大学(华杰)
华杰——贤达学院考入上海理工大学
“不疯魔不成活”是一种境界,一种极痴迷的境界,是对事物具有一种深深的迷恋,这种迷恋让人深陷其中,如痴如醉,忘我地全身心付出。
考插亦是如此,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因为我这种高考因为等级原因而只得就读于“民”校的学生,这一类人在上海并不在少数,主要就集中于四大民校(江苏的考生深有体会)。插班生考试就仿佛是上帝关上我一扇门之后打开的一扇窗,换句话说是命运的加试。进一步天堂退一步地狱,我就站在三本与一本之间的悬绳上。而我也渴望着成功,不甘自己的高考一本分数因为cc的原因而止步第三批次。对于沪上的一些学子也应有共鸣,怎么能让自己的野心输给现实?
·插班生我是刚进大学之后才知道的,阴差阳错进入一个学长的寝室,发现其中一张床位空着,问了之后才得知插班生考试,那位考走的学长从此在我心中种下了一棵种子,也是他给我带来了希望,而将这个希望扩大的便是同达的孔老师和项老师。孔老师可谓是我真正的godfather,“不疯魔不成活”的道理就是他交给我的,特别是到最后考前两周,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梦里都是英文。项老师没有过多的说辞,可是他超级超级高的题目命中率已经不需要任何东西去修饰了,准到没话说。对于题目的讲解也是能化腐朽为神奇,晦涩的概念也能被他通过题目来很直观的表现出来。
·接下来我就来谈一下我大一上下半学期是如何准备考上海理工大学。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真个大一过的都不怎么好,因为我和那些海洋海事金融学院的人不一样,他们考上理打个比方可以说叫鲤鱼跃龙门,而我的位置只能算泥鳅,我先得修炼到鲤鱼然后在跃龙门。若失败了,他们还是鲤鱼,而我只能当泥鳅,所以我对插班生的态度是极其谨慎的。
· 没上过基础班的我,上半学期在英语方面主要就是处理6级词汇,但是光背是不够的,还得巩固,运用琐碎的时间来学习英语我在手机上下了一个百词斩app,锁屏就是单词,特别是还有pk模式,找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pk,用一种打游戏的心态来背单词事半功倍。更加能培养出一种对英语的兴趣。下半学期就是得不停地刷题,同达的张老师给过我厚厚薄薄的资料好几本,大家一定要按照张老师布置的作业按时完成。不要怕麻烦,更不能偷懒。至于益处,我说考到原题算不算?对于听力,是我最头疼的一个环节,以前也一直在练,效果并不是很显著,考前一个月买了本6级听力800题,差不多一本300页的书很系统记录了一些技巧,听力只能靠日积月累,不过你要是最后实在没时间准备,那就两个礼拜听完这么本书并且听懂原文意思,那么考试时候也会有3-6分的提高。
·数学方面,我经常与几个考同济的小伙伴“厮混”在一起,按照同济的标准去准备的高数,加上拼命的刷题练习,每节课都有详细的笔记,系统的整理错题,那么上理的插班生题目还是可以得心应手的处理的。
·最后考出来数学83英语75.5,上理的三个大类基本上都可以稳稳的进,而我选择了英语专业,向孔老师致谢以及致敬。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