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考入上海大学(李亚美)

李亚美——上海海洋大学考入上海大学

         要考插班生的人,多数都是高考失利。其实我高考前就知道插班生这回事,这多亏我有一个消息灵通的老妈。当时并没有很强烈的欲望,对这一概念也有些模糊,只是奔着来上海这座我喜欢的城市,因为它自由开放、兼容并蓄。当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当得知我从学校退步了四百多名的那一刻,我就把第一志愿都填成上海,无论哪所学校。

       废话不多说。入学以后,学校中有插班生的宣传,我听了项老师一节课以后我就决定在同达学习,我在假期中没有报暑假班,当然这就远远落后于其他人,而更不该的是,我当时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想好要考哪所学校,只是有要考走这个信念!于是我给自己建立了很多个短期目标,一是补暑假基础班的网课并且争取在半个月内全部看完,所以在学校的学习之余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学高数,几乎每天都是宿舍图书馆自习室三点一线,图书馆闭馆后我还会去自习室继续学习一两个小时。二是兼顾学校的课程,每一门都学好学精并且加以拓展,因为这也很浪费时间,所以我几乎放弃了英语(最后才选择了只考数学的专业)。三是每天早起背单词,坚持两个学期,即使我不学英语了,但是最基本的还是不能落下。四是跟着学校的步伐,把数学所学的所有概念都理清并且要将同济书上所有课后习题都做一遍。同济的课后习题这都是前期的准备了。

         在我看来,初学高数最好是把同济课后习题做一次,即使它也不算是有多难,但是那都是很基本的,而且我认为同济的课后习题分类明确,如果按类别做完,会熟悉这一类型的很多题,达到做一题会多题的效果,这也有帮助我理解概念,而且如果这种简单题做错了,要么是粗心,要么是概念不清,如果是粗心的话,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至少把这道题从开头到结尾自己再算三次,让自己记住这个教训,所以到后来这种相对简单的题我基本上不会粗心算错了。再就是要精读课本,我认为概念很重要,做题都是建立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的,如果只是听了老师讲课而直接按照套路开始做题,也只是学会了套路,并没有从心里理解,这样学的会很不扎实,当你开始刷下册的题的时候上册又会记得多少呢?中期就是跟做同达发的讲义,其实上面大部分都是考研题,我做了一下发现跟那本项老师推荐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复习与解题指南》中的题差不多,而且后面这本书内容比较全,所以我推荐做这本书。其实如果一直坚持下来学习,会总感觉在学校的时间一点都不够用,除了要应付学校的各种课程,还要大量做题,所以礼拜六礼拜天是自己自习的最佳时机,当然我就差不多一整天都坐在图书馆。(这样其实不好,还是要多运动的)

       在寒假里我也毫不浪费时间,因为我只考数学,所以我就确定了用一个寒假的时间来学好数学,从回了家第二天开始我就开始刷题,从早到晚,一直到开学,把项老师推荐的那本书详细的刷了一次,我说的详细是我做题比较慢,当然是做不会的题或者错题时候比较慢,因为不会的题在我思考过以后我还是不会我就会先看答案一次,然后再用自己的思路慢慢想,因为做题思路也比较奇妙,有时候就是在某个岔路口与正确思路背道而驰,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所说的“套路”,这一类题记住这个套路,或者建立一种“反射弧”,观察并剖析这个题的特点,然后遇到有这个特点的题就自然而然先想一下这个“套路”,看看可不可行,不可行要及时退出,然后遇到很多这样的题时候要注意积累思路,我一般都是这些题都抄在一个本子上,然后把自己认为的书上对这道题的解题方法所用的思路用红笔将自己的话写批注在旁边,比如说“遇到。。时题解首先。。然后。。(再写我)以后遇。。就先想到。。”这样可能比较慢,但是我觉得很有效。还有错题也做得慢,是因为有点粗心做错的题我会惩罚自己,要么抄两三次,要么自己再算一次直到算对,然后就是几天过后再做一次错题,当然是不看答案做,如果这次还是做错了,那就再看一次解析然后自己再做一次,再过几天再把这道题再做一次,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然后将错误的思路驱除。这也是我自己所谓的学习方法,有时候需要很大的脑容量,因为我脑袋里总是有很多错好几次的题然后每次都要把他们记住是在哪份资料上哪一块,所以如果有人在用我这种方法的时候我就建议你写下来或者做个标记,不然一直记在脑子里会很乱。所以我寒假只能把这本书刷一次,而且还有两章没刷完,但是基本上我做过的题我都记住了,而且都记得怎么做,然后开了学就是把剩下的做完喽。其实我做的题并不多,相对于那些刷完李永乐三本考研书并且做了若干竞赛题的大神们来说我做的题实在是太少了,但是我善于总结,喜欢总结,(可能我的学习方法并不是对很多人都适用,不过还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吧)所以在做很多题时候可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了。然后在临考的一个月,我针对每个章节刷了一部分竞赛题,当然每个章节我也只做了十几二十道题,但是都比较典型,刷的方法也就是我上面说的了,精刷,不会的就问大神,先问同学不行再问老师。比如今年上大考出的题的第一题我就看到一些竞赛题的影子,当然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用的方法却相差不多。所以说寒假是很重要的,其他写感悟的同学应该都提到了,所以我不再多说。

         我可以说只做了同济所有课后习题,老师推荐的考研书三分之二,以及部分经典竞赛题,所以说数学的学习没有那么可怕。(当然是对于考上大,如果考同济,这些可能还不够)我总结来就是就是重概念,精刷题了。

       最后就是我的一些感受吧,一路走过来,看到很多人考插坚持,也看到很多人放弃,在临港上高数,从最开始人可以坐满教室,到最后人连一半都不到,我只能说,坚持下来,你就赢了,考上的人大部分都是坚持下来的人,不要说题有多难,考哪个学校容易,考哪个专业容易,相信只要你付出了,总会有所收获,即使最后没有考上,但努力了的人哪个不是学校中的佼佼者,先不要考虑它有多难,先想想你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在备考的最后几个月中,我每晚都能在自习室中看到充满激情奋力向前迈进熬夜苦读的同学们!他们也给了我坚持下来的动力,所以我才可以一个人在自习室甚至呆到十二点到一点,有了这一份力量,我也可以不惧孤独,不惧夜晚。每一个为梦想而奋斗的人都是我们的同盟者,把它们当成你的战友,这样你就不会轻易放弃。最后就是把握好同达所提供给我们的所有资源,那都是比较有用的,如果是考上大,跟紧老师的步伐走,绝大可能没问题了。

        在考插途中也许会有人不理解你为什么要这么努力,甚至对你不肯定,那我只能说一句老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未知的命运总是让人着迷,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的人生也由自己来经营,不要被他人的话语所影响,坚持下去,定会成功!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https://tb.53kf.com/code/app/37223d23f3063238d6d6177af39e482d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