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考入上海大学(赵桐)
赵桐——上海理工大学考入上海大学
可能是缘分吧,让我在还没有步入大学校门之前就了解了插班生政策,秉持着高中班级后面的横幅“我心一片磁针石,不读名校不肯休”这句话,我开始了我的10个月备考之路。
说来容易,但是做起来没那么容易,这真的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不变的本心。感谢上海和插班生,感谢同达教育平台和各位辛苦的老师们,感谢一路艰辛走过来的同伴以及对我不抛弃不放弃的学长学姐。
开始时看着招生简章上每个专业录取人数那么少,心里是害怕的,可能自己的悲观主义就觉得那不会是我,在敲定报考院校和专业后就开始了下决心好好学习。其实想多了也没用,不如多掌握知识来充实自己的信心。
至于高等数学,我在强化班开始之前听完了基础班10天的课程,我认为这还是很有用的,既把上册基本搞定,在十月去同济上课的时候就听的比较轻松,可以练习更多的习题巩固,下册学起来也是比较容易。渐渐地,我觉得每周末6个小时的课很爽很充实。项老师讲课重视基础,重点难点会重复几次让你彻底理解,而且思路比较清晰,板书看起来也很舒服。听了王老师的冲刺班,感觉受益良多,见识到了最新的题型和百变的解法,幽默诙谐的语言也帮助我理解了知识的盲点。
至于大学物理,重点是在下学期准备的,和学校的大物课几乎同步。大物考的还是不是太难的题目,所以我就听网课弄清了知识点,自己结合一些有具体答案的题目来练一练就好。物理老师鸡汤加知识的讲法,不仅让我领会大物知识,也启迪了我不少对大学的思考。
越临近考试压力越大,每天晚上会睡不着,也是正常现象。考试终究来了,平静地答完题自我感觉不太好,但是结果却给我了一个惊喜。真的像孔老师之前说的那样,你不知道你长期坚持努力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惊喜!付出的一切都会有回报的。
我觉得这一年不仅仅帮助我换了更好的学校,也让我的大一时间没有荒废,同时我对大学有了大致的规划和奋斗的决心。更多的是遇见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更好的自己。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