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大考入上海大学(程泽非)
程泽非——工程大考入上海大学
经过将近一年的磨练,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我理想中的大学。因为我是上海生源的学生,所以我从暑假开始就已经在准插班生了。我依然记得高考成绩出来那天的失落与沮丧。这些情感也化作我接下去前进的动力。
当时在暑假里,我就已经有了大致的目标考哪所院校的哪个专业,我认为这是十分重要的,可能有些人觉得有点太早,操之过急,但事实证明虽有变数但是变化不会太大。真正看重插班生考试的人是不会在考前一个月甚至几个礼拜之内改变目标院校的。我暑假里选择的就是考上海大学的高数和大物,因为自身英语不擅长,但高数和大物较为擅长,所以才会在暑假里做出上大的决定。在这后就是要预习,因为我个人的学习习惯是从高中开始养成的,我喜欢预习一遍,再去学校学。但这个预习不是普通的看一眼就过或者说随便看几个例题,我认为这会效率很低,数学我推荐同济七版的教材作为预习教材,我当时暑假就是这么做的。每次预习一课在完成课后的练习,之后在总结这一课题目的“套路”。在预习过程中尽量不要去看答案,即使你看了一定要知道为什么这种题目要这么做,理解各种步骤。我每预习完一章会自己做一下当时那一章题目的考研难度的题,因为我当时买了一本考研数一的书。考研题可以选择性的不做,因为现在还处于预习阶段,因人而异。
我当时暑假结束去学校报到时,已经把上册基本预习完毕了。我在学校里一遍预习下册一边上课。说到学校我有一点想说的就是,学校里的诱惑十分的巨大,因为到了大学,我们已经离开了各种束缚,要考插的人,在大学里一定要自己掌握时间,最好多去图书馆,我在大一备考时基本图书馆宿舍教室三点一线。但偶尔也会和同学一起出去玩,但是是偶尔。当然学校里的课也不能落下,因为学校里的课是决定你能否考插的基本。
这里我说下上大物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该怎么复习,我这一届当时就是这样。我比较推荐上大自己学校编的习题书和教材以及上大校内有卖的他们历届期末考试真题,他们考插真题里有许多填空题都是出自以上材料内的,一模一样。计算题该如何准备就是要好好利用上大的那本绿色的习题书,有些题目有着类似的做法。
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题目,这使得我累积了许多经验。但可能这种方法不适合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