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凯文——上海理工大学考入华东理工大学
顾凯文——上海理工大学考入华东理工大学
高考结束就自感考试失利,也消沉了几天,在和同学聊天之中得知上海有插班生这个制度,顿时下定决心,不管最终高考结果如何,插班生我肯定是考定了。而最终高考结果尘埃落定,还算在预料之中进入了上海理工大学。而同达圆了我一个一直以来进入名校的心愿,我最终考入了华东理工大学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在这里我也要为了我们辛勤忙碌的同达老师和教职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也希望能用作为一个同达学子的心情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当我第一次听孔老师的英语课时,我有点吃惊于讲课的方式,连珠炮式的单词仅仅只是从一个词根中衍生出来,还罗列了近义词,反义词,这种启发式的授课方式是我从未接触到过,我也非常庆幸能有机会感受到这种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不仅如此,老师也会穿插着讲一些外国的文化,政治,军事来激发我们的学习热情,而我们也非常乐于接受这些新鲜的事物,同时也赞叹老师的渊博。“When passion fades,it’s your persistence that will lead you to the goal”老师的这句话无时无刻不激励着我,我也希望能把这句话送给未来的学弟学妹,考插是场马拉松,当时和我一起参加考插的伙伴陆陆续续退出的太多太多,我看着他们一个个的离开,当然也有其他的同学的加入,你可以说不一定坚持就有回报,但是中途放弃就一定什么也得不到。
我对于英语,感觉还是重在积累,个人的心得有以下几点:
1.课上能跟着孔老师记多少就记多少,我在学校闲暇时间和晚上每天睡觉前都有固定的看单词复习的时间,也就是这么练出来的,重在积累。
2.题目着实没必要再找其他外面的题目做,孔老师给的讲义练习题完全足够应付考试了,前提是每一个选项都有好好的分析和吃透,而不是草草了事。
3.至于写作,坚持每周写一篇作文给孔老师看一下,练练手就可以了,强化班讲义有充足的优秀例句予以参考,可以有目标的选取部分进行模仿。
4.听力在课堂是没有多少机会练习的,而孔老师的提议是挑选几篇四六级的听力进行精练,即反复的听和思考,做到单词的形和声形成匹配,还有我个人的建议就是尽量去记住孔老师在课堂上的发音。
项老师的数学教学给我的感受就是激昂与细致并存。项老师的讲课风格是很激情的,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项老师在做题时一直都是一步步稳健有序,不难看出老师的沉稳,而且这种风格也很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懂每一题每一步的具体解法。另一方面,项老师的耐心也经常让我赞叹,即便是在中午休息和下课之后,项老师也会经常关心同学是不是都听懂了,提醒没有懂得话要赶紧问,而对于每一个问问题的学生,项老师总是把问题都解答之后才回家。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项老师的押题能力,在最后的押题班上,有许多相同题型的题目确确实实出现在了华理的考试中,让我在考试的时候感觉轻车熟路不少,而听几个考进同济的同学说同级考试中甚至有一道大题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对于数学,其实能说的并不多,因为高数毕竟是思维上的学科,多练多想才是正道。项老师经常会给我们一些课后的思考题,尽量去做,这些思考题会很难,做不出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重在思维的训练,如果在学校的话也可以向自己学校的高数老师求教。高数不同与以往的初等数学那种模式化的做题,思维是高数的核心内容。
心态,不得不说心态在考试也占了很大的比重,按照两位老师的说法,考插其实也不过是人生中小小的一个点,但无论你是如何看待考插的,希望你都能不留遗憾的走完,第一门考试感觉不理想,没关系,坚持考完。其实我在最后考试的时候第一门化学考试就感觉不理想,但是我觉得善始善终,做了就尽全力,结果出乎我意料的却是我居然是笔试的第一名,而复试在同达老师和家里人的指点下竟然也取得了89.2分第一名的成绩,这一方面一开始两位老师给我定位是考同济,但是最终我觉得可能我如果去考同济的话可能心理波动会更大,我鉴于高考的经历,感觉如果我去考同济也许就发挥不出这样的水平了,所以说结合自身的自我评估和两位老师的定位应该是最好了,定目标也没有必要过早就进行,按部就班地学是最妥当不过了。船到桥头自然直,既来之则安之,心态放平,才能发挥出平常甚至超常的水平。
最后感谢各位招生老师给我参加插班生考试的动力以及为我们安排教室而到处奔波,感谢每次都发短信提醒我准时来上课并且鼓励让我坚持下去的张老师,感谢项老师给了我数学的思维和步步为营的缜密以及那些耐心为我解答问题的时光,感谢孔老师为我们一次次不知疲倦的讲演以及那些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希望各位老师也要好好地注意身体健康哦,祝愿同达教育越办越好,为更多有梦想有动力的学子送去希望与成功的喜悦。我自豪我是一个同达人,也希望自己能带着这份心情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