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宇——上海大学考入复旦大学
上海大学考入复旦——史思宇
因为高考并不太理想,并不是分数层面不理想,而是其他方面,总之差不多只能去上海读大学,然后就选了上海大学。当然,来到上海也包含了想考插班生的念头。暑假里我无意发现有这个政策,我几乎没有迟疑就决定要考这个;而复旦看起来英语题型不太烦,所以我决定考复旦。暑假里,我做了初期准备,背了一部分四级单词,高数几乎没怎么看,因为没老师自学很困难,何况我数学情况并不好。开学不久后,同达的老师最先来到上大宣传插班生,之后我报名参加他们的培训。
我一共参与了同达的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猜题班,获益良多。首先呢,教数学的项老师和教英语的孔老师人不错,上课比较有激情。项老师讲课很注重层次与条理,一个难的概念,他会反复强调与阐述。这是很可贵的,因为高数的入门必须要对概念具备充分的理解,光会模仿着做题是没用的。可能一开始觉得这老师挺烦,一个东西讲那么多遍有什么用,然而某一天会发现这样做大有益处,对于概念的理解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一个题目摆在那里,首先意识到的是这道题考了什么,然后对应什么做法呢,项老师实现了概念与题目,题目与解法的良好对应,使得解题很快。他善于总结而且他也会补充一些较难的考研题与竞赛题。孔老师,则是一个富于热情的老师。他讲课比较有顺序,按照考插的题型来讲,词汇每节课都会带着讲,量是很大的,需要及时整理。孔老师有自己的一套阅读技巧,比较实用。其实对这个老师不必作过多评价,上他一堂课就可以明白他是多么好的老师。
关于我自己的复习备考。因为数学是我的弱项,所以我大部分的时间花在数学上。首先的基础,是同济七版的课本外加七版的习题全解指南,还有一本张天德主编的高等数学辅导,这个做熟后,应付本校考试应该没问题吧。然后是一本同济考研习题还有同达的强化班,难题班,冲刺班三本蓝皮书,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这里面的题型大部分跟考研考插有关。我个人还附加了李永乐的三本考研题,作为补充,效果也不错;最后呢,要考复旦的话,竞赛题最好做一做,个人推荐东南大学出版的高等数学竞赛解析教程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大学生数学竞赛试题汇编,前者我全部做完了,效果不错,很多考研题都有竞赛题的影子啊。有的学校,比如复旦,会考线代,这个不妨带着学。其实考插时复旦考的线性代数并不难,很多人说很基础,我是没做出来,白丢分(两个题大概四十分)很不划算的。就复习时间来讲,数学绝对要抓紧时间。尤其是寒假时间。我的寒假基本上糟蹋在看日漫和美剧上面了,寒假过了才发现,离考插只有六十天左右了,然后才制定了计划,每十天为一个阶段,除周四外每天大概两三点睡,六点半起来做数学;周四从晚上八点睡到十一点,然后起来看甲铁城的直播,之后学到天亮。实际上只要寒假不浪费,本来可以过得轻松一点,不必靠消耗自己的。然而玩在前面,后面必定要付出代价。并且越到五月,心里越崩溃。舍友在看剧,我在自习室里呆到半夜,凄苦万状,但是不支付代价,命运之神不会看你一眼。
对于英语,因为复旦不考作文和翻译,相对来说题型不太烦。前面十几个选择题基本上都是些语法,比较简单,之后是词汇,开始有点难了。阅读理解文章不算太难,题目比较难;完形填空有两篇,分值很大,也不太好做。就个人而言,做了孔老师的两本书,补充练习了专八阅读和考研完型,做的很多,时间也很紧。一天大概做四篇专八,五篇完型作为个人补充内容,并且每天都会花不少时间总结错误点,数学也是这样总结的。每十天会写下自己的复习进度,复习注意点与待完成事项,这样效率还可以。
考插是选拔性考试,鲜有人能复习的尽善尽美。有的时候,适当学会放弃。比如说,就英语词汇选择题,我放弃了不少,因为时间不够,数学每天做的时间太长,没有精力背多少雅思单词的,学到考研词汇就为止了;还有线性代数和级数也放弃了,我没法再几十天内对它有深刻理解,只能熟悉基本题型,事实上考试这两项我几乎空的。但是,能做好的方面,我从不放弃。
如果真的想考,不妨从现在开始努力,一切都不太晚。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