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武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考入华东理工大学
二工大考入华理——徐武鹏
励精图治
我是二工大考插到华理的徐学长,初试笔试第一,加面试总评第二,希望在之后发的文章能对想考插的你有帮助
我接触到插班生这个概念大概是在二工大入取通知书拿到手之后。所以也算是比较早就踏入了cbs的备考行列中。作为一个高考失利者(相信能读到这篇文章的你们也是)一定特别想证明自己。于是,便不假思索的选择了插班生这条路。同达中的孔老师(孔祥龙老师)也正是让我打响这场战役的第一枪。
暑假,在未体会到竞争压力的我,还是比较放松的。也因为刚刚拿到新手机,总是时不时想去划一下,而且,我可能有一个大家都会有却难以说出口的缺点,(在父母的眼里,我总是会去学习)打个比方,早上5个小时,六点起床,父母还在家,认真早读一小时,等父母去上班了,玩两小时,等父母回家了,又认真学习一个半小时。其实,我知道这很不好,但这可能就是老师所说的为父母学习吧,或者说是高考的副产物。(但放心,到了大学,这些都会不复存在的)暑假,说实话,虽然我比别人了解的早,但很不踏实,内心是不快乐的。
开学后两个月,我便发现了离开父母后的各种不方便,也会不自觉的开始对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负责任。这段时期,是我第一次打鸡血。每天都会做好自己,每天晚上11点半走出图书馆都会有一种无法形容的爽。在这期间,我也结交了几个考插小伙伴,这也是我学习动力来源之一。他们会在无形之中给你力量的。
再就是我经历了我的第一段疲劳期。开学后两个月到寒假。这段时间,我就会想,整天过这种早上六点起床,七点到图书馆,接下来一天有课上课,没课刷题的生活有什么意思,如果到头来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怎么办?这段时间我也经常质问自己,责备自己,为什么又浑浑噩噩的过了一天。这段时间我并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但我没有也因为此而落下。循规蹈矩的把这两个月过来下来。
寒假也来了,放松了两个月的我也决定在这个时期大干一场。因为我已经看到了一丝希望了。为什么这么说,举个我亲身经历的事(物理课,课程上课点离我们学校比较远,所以,拼车去比较方便。第一次,我很顺利的拉到了同学ABC和我一块去。第二次,因为下雨,B同学就以有事推脱掉了,但我也成功的找到了D同学,我们ACD一块去。第三次,AC同学便也都有事去了,我好不容易凑到EF结伴去。到第四次,DE也不去了)其实,我们心里都清楚,有事不去就是放弃的前奏了。前后两个月,我就击败了同学校的5名竞争对手。所以寒假,我想拼命。但对于被高考压迫过的我,回到家,我的学习劲头全无。寒假,也是规规矩矩的过来了,这段时间我没落下什么,也没得到什么。
第二学期的第三个月,我迎来了我的第二次疲劳期。经过上两个月的努力,我渐渐自信起来,甚至有些自负。其实这段时间,我是挺矛盾的,每次做完六级阅读,全对的时候,便会想要考试快点到来,并暗示自己已经准备充分了,而且还会幻想考上之后的生活。但每当做完考研阅读错两三个的时候,又开始质疑自己的实力。很着急过完每一天。
到临考前一个月,我进行了第一次和真正意义上的学长的一次聊天,这即使我受益匪浅,也正是我痛苦的开始。因为刚开始我对物理并没有太重视,时间大部分花在了数学英语上,结果了解之后,才知道,花梨对物理的要求是物理上下两册,而我只学了一册。这一下子把我从天堂拉到了地狱。我真的开始慌了。这意味着我要在最后一个月学完整整一册书,而且还要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这段时间,我一直处于低谷状态,好巧不巧,这时候碰到了一个考华理的大佬,把我整的心神不宁的。这期间,我和我父亲进行了一次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聊天,这一次聊天对我开导很大,虽然没解决什么实质性的问题,但我重新站起来了。再就是孔老师给我的鼓励,让我燃起了再次努力的信心,熬下来了这个艰难的冲刺月。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