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考上华东师范大学(大数据专业第一名)(王江扬)
【平视自己,用努力赢得未来】——王江扬,东华大学上岸华东师范大学大数据专业第一名
我是22年东华大学上岸华东师范大学大数据专业的插班生王江扬。我是浙江宁波人,在22年高考完得知录取东华大学后在新生群里知道了插班生这个政策。但我暑假和开学还没下定决心,当时就没咋努力,也没报班。直到去年十一月份,我才发现,自己微积分其实很厉害。当时我们微积分结了一门课,我是满分,此后我就失手过一次考了97,和在插班生考试中的94,其余全是满分。就觉得自己也许能上岸了,然后报了班。
接下来我谈谈我考插班生的经验与意见:
首先插班生其实更注重过程。一年努力下来,最后上岸的毕竟是少数,插班生备考也其实是和自己和解的过程。大部分考插班生的同学心中或多或少有点不服气高考的结果,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瑕疵的,我们不能太高估自己,不然可能又在高考失手的地方再次失手。所以插班生这个过程能给你一个平视自己的机会,不管上不上岸,你都会发现,努力过后的自己原来那么厉害,原来努力的人生那么精彩。
再是考插班生的备考阶段:
1, 首先要对症下药,最好明确自己考的院校,然后准备相关科目,详细教材可以参照今年的插班生招生简章,基本都会写明参照数目。然后就是合理分配时间了。
2, 其次是备考的几个阶段。我把插班生考试分为四个阶段:寒假前,寒假,寒假后到考插班生前一个月,插班生最后一个月。寒假前的话,由于我下定决心比较晚,我英语起步得很晚,所以后面几个阶段对我而言还是很累的。寒假阶段尤为重要,我每天学四个小时左右,主要保持手感和总结上一阶段的错题。最后两个阶段的话,首先要把难度提上来,华师大的话要练英语研一难度,数学考研一难度的题。然后最后一阶段就是放平心态,可以做做机构的模拟卷限时训练一下,练一下考场临场能力。
3, 然后就是关于自己怎么努力了,其实效率永远第一位,我备考时间其实比大部分人都短三个月左右,但最后我考的很好,初试拿了176分,在所有人中排第一第二的。因为我效率高,在寒假后那100多天,我每天八点去图书馆,晚上十点走。把数学和英语基本考研东西啃了个遍。
然后就是学校里的问题,绩点要求4.0限制了很多东华的人,但是东华最后上岸的人数也是很多的,往年来看其实也是,上岸的人的绩点其实都是很高的,所以学校绩点也不能落。
备考阶段每天最后两个小时我的效率都是很低的,这时候我就会拿这个时间去学学校的东西。当然室友关系也不能差,我认识一个人,他和室友关系很不好,当时考插班生连绩点都不够,最后也可想而知。事实就在那,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就算插班生上岸华师大,但东华也总有人比我强,如果你骄傲了,傲慢了,自以为是了,你就有可能再犯一遍高考的错了。
当然也不能小瞧自己,不要觉得别人很强就放弃,很多很活跃的,看上去很强的,可能绩点不够报名都报不了,或者是外强中干的,最后也只是遗憾离场。这个时候可以找一个同校的朋友一起学习,我一直都是和另一个考华师大微电子的暗中较劲,最后我们俩都上岸了。也算相辅相成了
最后我分英语数学谈一下我的看法:
1, 首先是数学,数学的话要注重基础,万变不离其宗,我报了同达王老师的课,他的课一般以题目为主,内容讲解是默认你看过课本的,所以我建议在学之前自学一遍教材。再是刷题,我建议第一遍刷题还是要看院校,如果你考非985的话还是买市面上的考研书那种基础题和机构的教材,如果考985的话,可以选择同达他们的高数辅导书和相应的习题再加上同达的教材,例如:我就做了一遍华师大的辅导教材。第二遍就要细刷往年插班生真题的,有时候你甚至能从中看出院校的出题风格。第三遍就是考研进阶版习题,那些题目难度其实已经很大了。有些人还会往上刷偏题怪题,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这么做,如果时间不充裕的话,我建议还是回归根本。再是,王老师的难题班,难题含金量其实都很大,我觉得真的收获了很多,但还是以学方法为主,真正考试其实除了复旦也没这么难。
2, 英语而言,我建议在前期刷题量不大的情况下,在背单词的同时要辅以一些单选题,这时候除了同达教材外可以看看外语的词汇基础本,分四六级,考研的,上面有词汇的同时还要相应的词汇单选题。词汇这些刷完后才建议刷词汇精炼或者专四语法100题,这是在8,9月份开始而言。如果起步晚的话就要并举了,后续也要不断强化,毕竟这是基础。然后就是不断涉及新的题型,华师大考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可以做老四六级题和新四六级题和考研题,这样题型基本全了,也可以找一些上海模拟卷,他们有些题型也会涉及。备考考作文的院校的话,作文可以在批改网上找题型练,这些都是很有效的刷题方式。
最后祝各位也包括我自己,有梦为马,不负韶华,在新的地方开辟新的天地!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