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考入上海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上岸第一名)(孙振磊)
【坚持下去,总能看到光】孙振磊,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考入上海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上岸第一名)
大家好!我是孙振磊,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考进上海大学的学长。
我是河南的一名理科考生,高考考了两次,两次全省位次一模一样。第二次成绩出来的时候,当天晚上感觉前途一片渺茫,不知道自己为啥明明有实力,却总是发挥不出来。第二年的时候,我的成绩大概就是上大的水平,当时就想着大学考上海大学,直到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也觉得自己能考上,结果却依旧大失所望。
后来就开始填报了志愿,因为小时候来过上海和江苏,有了一段美好的经历,爸爸在嘉兴,所以六个志愿五个填报了江浙沪的学校,最后一个是河南的保底。最终我被我的第二志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录取了。
当时的我还不知道插班生这个政策,只是被录取后开始了解专业和学校,然后在某乎上了解到上海插班生。刚了解到这个信息的时候我还在想这是不是骗子啊,怎么还会有这样的东西。直到我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是真的,我意识到这是我最后一次机会了,于是,当时便确定了自己要考上大的想法。跟家长讲了之后,便开始了学习。
学习规划
第一阶段
暑假到开学前,这一阶段我因为还在学车,而且在家里学习热度不高,只听了一下数学的网课,当时是买了同济的课本,但是课本看不下去,就一直听网课,开学前大概学到定积分吧。因为我不擅长英语,所以一开始就决定学习数学物理,所以也没有报英语的班。暑假到开学前,这一阶段我因为还在学车,而且在家里学习热度不高,只听了一下数学的网课,当时是买了同济的课本,但是课本看不下去,就一直听网课,开学前大概学到定积分吧。因为我不擅长英语,所以一开始就决定学习数学物理,所以也没有报英语的班。
第二阶段
开学一直到寒假,这个阶段说实话,我自认为自己很认真努力,每天没课的时候就去图书馆教室学习,但是其实我的学习效率很低,而且也没有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开学一直到寒假,这个阶段说实话,我自认为自己很认真努力,每天没课的时候就去图书馆教室学习,但是其实我的学习效率很低,而且也没有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
数学篇
我当时是看了他们的往年经历,觉得大物可以晚一点学,所以一直在学数学,然而我数学就听了网课,然后做讲义上的题目,像《同济高等数学》那本书,我老是对那些定理的证明纠结个不停,像什么£—N语言,折磨了我很久,还有微分方程通解和特征解的原理,我一直在试图搞明白,后来才知道考试根本不用学这玩意,这是数学分析应该弄的,我只需要知道题目怎么做就行了。我觉得大家不应该像我一样对知识点那么仔细琢磨,有些数学公式记住就行了,不然需要推导的太多,徒劳增添了很多工作量。
我是基础班学完多元函数之后,同达强化班就开始了,我又去听强化班,等到强化班讲到微分方程的时候,我前面那些多元函数和空间解析几何差不多已经忘光了。我给大家在数学方面的一些建议就是应用所学知识多做一些题,不要一直扣细节,要善于总结。
我是基础班学完多元函数之后,同达强化班就开始了,我又去听强化班,等到强化班讲到微分方程的时候,我前面那些多元函数和空间解析几何差不多已经忘光了。我给大家在数学方面的一些建议就是应用所学知识多做一些题,不要一直扣细节,要善于总结。
物理篇
说到这里我也是很悔恨啊,物理十二月才报的同达物理基础班,是同济大学宋老师授课,我大学课程也不学物理,这里又是和数学犯了一样的毛病,因为那个基础班讲到刚体来着,强化班是从头讲的,等于我把运动力学的课看了两遍,我平时做的题就是《大学物理活页练习》《同达插班生物理宝典》,一章也就一个卷子,题目很少。
加上我寒假因为一些事情学习提不起来兴趣,导致物理直到2月份开学才把力学学完了。我当时到学校离考插还有100天左右,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再不高效学习就又要凉了。同达物理基础班,是同济大学宋老师授课,我大学课程也不学物理,这里又是和数学犯了一样的毛病,因为那个基础班讲到刚体来着,强化班是从头讲的,等于我把运动力学的课看了两遍,我平时做的题就是《大学物理活页练习》《同达插班生物理宝典》,一章也就一个卷子,题目很少。
加上我寒假因为一些事情学习提不起来兴趣,导致物理直到2月份开学才把力学学完了。我当时到学校离考插还有100天左右,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再不高效学习就又要凉了。
第三阶段
觉醒之篇
下半学期以后,我便开始更加疯狂的学习,基本上有空就在教室或者图书馆,我们教室和图书馆是十点熄灯,但有几个教室是整夜都在,不过宿舍十一点半关门,所以我索性天天学到十一点半
这一阶段,我把高数下册以很快的速度学完了,但是由于题做的不多,所以我就每天开始练题,一天大概二十道左右大题吧,因为上大全考大题(今年和去年有四道填空但是我当时不知道),所以我就全做大题。
然后物理呢,这时候开始面授了,不过网课已经把电磁学,热学讲完了,等我去面授的时候,开始讲振动了。
我记得挺清楚,我第一次面授是下午去的,第二次是全天,这9个小时全在讲振动波动,我当时不知道上大不考振动波动啊,就把这个也听了呜呜呜。后来电磁学学了大概一个月吧,物理当时冲刺班也讲到电磁学了,就每次珍惜面授的时候能问到老师题的机会,准备了很多题目。虽然每次面授来回一共两个多小时,而且还要起很早,但是我每次都会尽力去面授。
最后阶段
冲刺篇
最后冲刺,就是五月阶段。这个阶段我一直在刷题,也是最最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因为之前很多题都没做,这个时候我的《大学物理学习指导》还是空白的,数学考研题一套没做,还有数学考插真题也没做,我就每天一直做,大物四个小时,数学三个小时的做题时间,每天大概每科两套卷子的量吧。
直到考试前的那天晚上,我还在看做的那套电磁感应题目的讲解,结果第二天就出现了三个填空(9),加一道大题的知识点(10分)。
最后考试的时候觉得数学真的特别简单,比平时模拟的简单很多,还有很多原题,不过后来听他们说答案错了就是0分,所以我也只考了80左右,原来觉得能过90的哈哈。
这些就是我备考的经历和心得了,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备考过程中用到的一些资料:
数学:《同济高等数学课本》《上大微积分强化训练》《强化讲义》《考研真题20年左右》《考插真题》《上大每个学期的数学期末考试题》 。
物理:《大学物理学,白丽华》《大学物理学习指导》《插班生物理宝典》《大学物理活页练习》《同达插班生物理宝典》《上大每个学期的物理期末考试题》。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